热头条丨美海军副司令:美军打不过中国解放军,中美冲突将会是中国赢
美国还是有明白人的,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副司令马克·克林指出,若是中美发生冲突,美军拼不过中国解放军,那么,既然美军高层有着清晰的认知,为何美国还想挑起与中国的战争?他们究竟有什么目的?
接下来的内容,让我们来一探究竟!
(相关资料图)
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副司令马克·克林
马克·克林作为美军的一个副司令,他在美军中的地位是很高的,因此,他能发表这样一番言论,也说明他对于中美之间的实际情况,有着一个很准确的认知,而不是像很多不了解情况的美国政客,认为美国军事实力全球第一,他就一定能打过中国。
作为海军一员,克林知道,如果未来中美发生冲突,那么,这就是一场海战,无论是在台海,还是在南海,美国海军都是需要冲到前面的。
不可否认,美国的航母比中国多,而且美军也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,这一点来看,的确与没有航母实战经验的中国海军,似乎更有优势一些。
然而,克林却一针见血地指出,现在中国海军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,中国一个造船厂一年生产的军舰数量,就要比美国所有造船厂生产的军舰数量,加起来还要多。
毫不夸张地说,咱们的“达利安造船厂”能够一坞五舰,但美国的造船厂,生产一艘军舰都费劲,中国海军不断“下饺子”,新装备不断,而美国海军,却是不断迎来大量的军舰退役,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。
克林指出,中国的造船潜力是非常巨大的,而且已经远远将美国甩在了后面,如果不改变现状,那么,中美发生冲突后,美国也根本不可能打赢中国。
而且克林更是直言,即使美军将“暴兵”都拉上阵,也不可能拼得过中国解放军。他认为美国政府应该承认,现在与中国之间的工业产能差距,然后去好好想一想,究竟该如何去改变现状,否则,只靠“家底”就想打败中国,这是不可能的。
作为副司令,克林的这番话一出,在美国引发了很大的热议,因为在很多美国人眼中,他们认为的中国,都是很落后的,他们从来没有想到,有一天美国会被人说“赶不上”中国。
所以,还有很多美国精英认为,既然美国现在工业产能不行,那就只要投入足够的钱,那么,美国就可以快速进入到高产能时代,美国可以瞬间赶超中国。
然而真的是这样吗?美国工业产能不足,原因并不是因为中国发展起来了,而是因为美国自己实现了“去工业化”,以及美国的产业链已经全面崩溃,所以,才会导致他现在造一艘军舰都费劲。
那么,美国为何会“去工业化”?这又是怎么一回事?
咱们都知道,美西方国家都是靠着“工业革命”发家的,这也是他们变成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,然而在二战之后,美国却搞起了“去工业化”,这也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。
那么,美国为何要这么做呢?
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,美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,当时美国的工业生产力,放眼全球那都是没有对手的,这也让美国可以生产无数的产品,然后将他们销往全球各地。
自然,美国经贸稳定,美国经济也迎来了飞速增长,在美国经济的巅峰时期,美国的GDP,曾经达到了全球GDP的40%,而且美国的人均GDP,也达到了全球前五。
这是啥概念? 当时的美国,的确是一个令很多人向往的“超级大国”,不过,随着美国发展速度越来越快,取而代之的,就出现了很多问题: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,工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。
该怎么办? 持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,让美国企业都出现了危机,他们需要廉价的劳动力,也需要租金更便宜的地方开办工厂。
显然,美国是很难满足他们的,所以,这些美国企业,尤其是中低端产业,就开始从美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,比方说在朝鲜战争时期,当时美国就曾经将军工生产线转移到了日本,还有纺织业等一些低端制造业,这对于美国企业来说,相当于是降低成本,但对于这些吸纳了美国企业的国家来说,却相当于是迎来了发展的机遇。
这也是美国“去工业化”的开始。说起来,原本美国也是留着心眼的,他认为产业转移需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,简单来说,就是美国企业想要转移到哪些国家,都有哪些产业想要转移,都需要美国拍板。
因为美国担心,自己实现了“去工业化”,要是再培养出来一个“制造业大国”,成为自己的对手,自己又该怎么办呢?
于是,当时美国的产业转移,都是将高端部分留在了国内,然后将中低端产业,尤其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,纷纷转移到了国外。
拿汽车来说,美国除了汽车的发动机、变速箱等这样的核心配件,是留在了国内生产之外,其它的汽车配件,全部都转移到了不同的国家,比方说汽车椅套的加工,就被转移到了墨西哥,而且每个国家,都被美国分配到了不同的产业环节,这样一来,美国就可以避免这些国家拥有整套的产能,避免日后成为自己的对手。
说白了,美国的“去工业化”,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一场“国际分工”,然后美国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全球产品的供应链,不过,美国想要将高端产业都留在国内,这也是不现实的,所以,后来还是造成了高端产业的外流,等到美国意识到苗头不对的时候,他想要阻止,已经来不及了。
但美国很快又想到了好办法,因为他成功实现了“美元霸权”,这样一来,美元成为了国际货币,而且还是主导全球市场的国际货币,再加上过去美国一直都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,所以,虽然美国实现了“去工业化”,将自己的产业链,都分布到了不同的国家,但他通过“美元霸权”,却还是将国际供应链牢牢地攥在手里。
比方说,当时美国将纺织业转移到了日本、韩国,当美国需要一批廉价衣服的时候,美国先是问日本要,如果日本觉得不划算,不想卖,那么,美国就会马上告诉日本,那以后我就都不采购了,然后还马上将纺织业转移到了马来西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。
这样一来,很多国家明明做着亏本买卖,但为了阻止美国将产业转移,担心会引发国内失业潮,都会硬着头皮去与美国做生意。
因此,美国虽然实现了“去工业化”,同时他也完成了制造业转移,这些不仅没有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,反而让美国变得“一身轻”,因为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,去收割全世界财富了。
然而美国千算万算,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在遥远的东方,有一个国家日后会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,而且还会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“全套工业体系”的国家,并且这个国家日后,还会成为他最强劲的“对手”。
不可否认,新中国成立之后,在发展经济方面,的确是走了不少的弯路,但自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,一切都回到了正轨。
为了发展经济,中国开始不断吸引外资来华办厂,而且当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非常低廉,人口素质、市场体量也都非常可观,这在当时,是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的。
所以,很多中低端产业,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都开始朝着中国转移,美国也认为这是一个机会,因为中国无论是土地租金,还是劳动力成本,对于美国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,美国认为,可以将中国变成自己的“生产基地”,源源不断地给自己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。
所以,当时我国就是这样吸引外企办厂,然后一点点壮大咱们的制造业,不断完善咱们的工业产业链,最终经过时间的积累,咱们才进入到了良性的“自循环”状态,说白了,现在什么东西,咱们都是可以生产的,即使有些东西需要进口,并不是咱们生产不出来,而是因为市场太小,咱们不愿意去生产,认为不如进口划算。
比方说此前很多人都说,圆珠笔的滚珠中国生产不了,只能从国外进口,结果咱们生产出来后,重创了国外的生产企业。
当然,在某些高精尖领域,咱们的一些产品,和美西方相比,的确是还存在着一定差距,但这些差距却正在缩短,因为这些年来,国外一个个想要对咱们“卡脖子”的技术,也都被咱们给一一攻克了,打破了美西方的垄断。
所以等到2010年的时候,美国突然发现了“不对劲”,因为中国已经从美国手中,拿走了“国际供应链”的主导权,这让美国意识到,自己的“霸权主义”可能要完蛋了。
该怎么办?美国后悔当初的“去工业化”,但这已经晚了,所以美国开始搞“制造业回流”,想要实现“再工业化”,但“去工业化”容易,想要重新建造完善又强大的全工业体系,这对于美国来说,就是难于登天了。
从奥巴马到特朗普,再到拜登,美国搞了10多年,却还是没有任何的成效,所以后来美国看明白了之后,想要将在中国的低端产业转移到越南、印尼这样的国家,试图从基础行业,来瓦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。
然而这时候的中国,已经可以实现“经济内循环”了,咱们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,是美国根本就无法动摇和瓦解的。
因此,美国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越来越强大,而且除了经济发展之外,拥有着全套工业体系的中国,军事发展也越来越快,而美国因为自己的“去工业化”,也导致他们的军工发展出现了问题,这也是美国即使投钱,也不可能达到中国军工产能的根本原因。
所以,美国海军的副司令克林才会说,美国海军是不可能从军事层面上战胜中国的,即使美国海军曾拥有辉煌的过去,但并不代表他拥有着一个光明的未来。
因此,如果美国可以正视差距,明白自己在巅峰时期,都打不赢中国,那么,现在的美国,就不应该想要挑起和中国有关的战争,而是应该学会与中国友好相处,因为这才是对美国最有利的方案。
那么,既然美国打不赢中国,为何他还想要挑起战争?
一方面,美国是想要在国际上操作“中国威胁论”,希望将中国置于一个很不利的位置,让全球各国联合起来对中国“搞孤立”,认为只有这样,才能遏制中国的发展。
另一方面,美国的确想要与中国开展一场“局部可控”战争,目前来看,美国最理想的地点就是在台海,认为如果可以打赢了中国,不仅有助于他的制造业回流,同时,也可以让美国的盟友们,再次紧密团结在他的周围。
当然,还有一种原因,就是美国军方通过不断渲染会在“2025年与中国开战”,从而想要从美国国会捞到更多的军费,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
对于咱们来说,咱们要对美国有警惕之心,也要做好准备,小心美国会打一场“代理人战争”,将咱们拉入战争泥潭,说白了,只要咱们不中计,一切准备就绪,按照咱们自己的思路去发展,不被美国影响,那么,美国就会无计可施,他最终也只能迎来自己的“霸权瓦解”,一起拭目以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