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关注:成年人最好的关系,是“各取所需”
说起御前侍卫,你会想到一群高大威猛的人,围在皇帝身边,鞍前马后,任劳任怨。
可是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要“任劳任怨”?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人情世故?
“护驾”是侍卫的天职,也是得到利益的方法。
【资料图】
显然,成年人的关系,是可以明码标价的,因为各自需要而聚集,因为不再需要而分开。说是聚散随缘,其实是心照不宣。
01
你有用的时候,身边的人最多。
明朝时的锦衣卫,部分承担了御前侍卫的角色,开始于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。其规模达到了五千多人,官职从正三品到从七品,还设有翻译、将军、参谋等。
想要进入锦衣卫队伍,要有超群的功夫,健康的体魄,思想素质要合格,祖祖辈辈都没有污点。
锦衣卫的待遇,也是令人羡慕的。
《万历野获编·补遗》里说:“蟒衣如像龙之服,与至尊所御袍相肖,但减一爪耳。”仅仅从服装上,就超越了普通的官员。
在收入方面,“月支米一石五斗”,间接享受了皇帝的伙食。工作五年后,升为百户,为六品官员。
在清朝时,御前侍卫直接被认定为“储备官员”。乾隆年间,侍卫除了年薪五十两银子,还能拿到年终奖——一万两饭银,陪同皇帝出游,也有出差补贴。
时代越鼎盛,越有人抢着要加入侍卫的队伍。
穿越时空,再看现在的社交,你就会发现,那个工厂工资最高,伙食越好,就越不缺人。作为普通人,也是一样,你要是混到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,亲戚朋友都会围着你转,好多年没有联系的人,也会冒出来,主动和你打招呼。
在推杯换盏时,谁都不谈工作,也不说互相获利的问题,但是潜意识里,我们端起酒杯,就希望对方记住自己,以后也许会“求他”。
生活中,也会遇到这样的尴尬:你满怀期待要和对方联系,但是对方却百般推脱。因为你没有用,对方瞧不起你。单纯把利益送给你,别人心不甘情不愿。
想要当上侍卫,你得苦练功夫;要招揽优秀的侍卫,你得创造盛世。这样的行动,放到现在,就是“有用”的关系。
02
不能共利的圈子,最容易走散。
俗话说: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”
任何圈子,都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当圈子变成了你不喜欢的样子,就会慢慢疏离;当你从圈子里得到了利益之后,也有可能主动退圈。
唐太宗是公认的明君,但是他在位时,出现了侍卫行刺的事件。
贞观十五年,唐太宗去洛阳,住在行宫里。侍卫崔卿、刁文懿在夜里开展偷袭。经过审问,才知道,太宗喜欢外出游猎,侍卫们为此一年到头也没有几天休息,过于劳累了,于是有了“忍无可忍”的举动。
看来,古人也很讨厌“加班加点”,不管收入多少,如果一点自由也没有,仍旧留不住人。
也有一些侍卫,对于本职工作,不是那么热衷。只是在寻找一个人生的支点而已。
比方说,康熙身边的侍卫纳兰性德,文武双全,但是他更喜欢做一个文人。他写下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”,表达了爱情中的无奈。
作为康熙身边的红人,本应该得意洋洋,但是他却活得凄苦,经历了几段不得意的爱情之后,英年早逝。
扪心自问,你混迹在圈子里,快乐吗?
活得通透的人,已经不在乎什么合群不合群了,不管和谁交往,一开口就谈利益。若干然,就没有什么话说。
同学群,曾经是天真无邪的,大家都希望能考上大学。但是走出校园之后,各奔东西,变成了很多种人,导致同学群变得安静。
亲戚群,如果你开口借钱,但是没有人回应,那就没有什么好说了。也许你已经屏蔽了群消息,或者退群了。
就算是工作群,也有一些很安静的人。他也许在准备跳槽,或者在观察大家,根本就不想苟同。
“人各有志”,谁都不要拉着谁,强融的关系,不仅不会互相帮助,还会互相伤害。
03
只有价值均等,关系才能维系。
有句很恶毒的话:“你对我不仁,休怪我对你不义。”
当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能够相对平衡时,关系是比较稳定的。如果打破了平衡,就难以维系了。
好的关系,需要双方来维系,破坏关系只要一方决策就行了。
明朝末年,侍卫的队伍仍旧庞大,但是管理很混乱,人员素质参差不齐。有了侍卫连弓箭都拉不开,平时的训练,也能请人代劳。
进入侍卫队伍,仅仅是为了得到收入。
在明孝宗时,侍卫还空缺五分之三。看来,一个人无用时,周围自然就没有人围着转了。就像我们说的一句心酸话——人穷了,就是请喝酒,亲戚朋友也不来。
清朝末年,慈禧太后外逃,侍卫不仅没有起到保驾的作用,反而敲诈勒索。向上要待遇,向下去扰民。
人与人的关系,都是“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”。
很多亲戚朋友,一直在维系,因为大家一起走向成功,有长远的目标。如果不是这样,你最好是选择单飞。
04
人生路上,会遇到很多的人,也会加入一些圈子。但关系能够好到什么程度,都是由你自己的本身决定的。
当有人瞧不起你、排挤你的时候,说明你不够强大,需要不动声色地成长。
当很多人围着你的时候,不要太得意,要看清社交的本质,让彼此都满载而归。
当别人不求上进时, 你可以选择拉一把,但是不要拉住那些“装睡”的人。
人生路漫漫,你强大时,才不缺“侍卫”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